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数据

1-7月全市商务运行情况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8-25 字体:[ ]

一、利用外资

1-7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7.3亿美元,同比增长5%;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95家,增长4.3%;协议利用外资29.06亿美元,下降24.3%。7月当月,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3个,实际利用外资1.08亿美元,同比下降5.7%;协议利用外资3.47亿美元,增长50.9%。

1.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市新批高技术产业(制造业)项目14个,增长250%,占全市新批项目数的7.2%,实际利用外资0.82亿美元,增长90.9%。新批高技术产业(服务业)项目24个,占全市新批项目数的12.3%,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增长205%,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9.8%。

2.重大项目有效支撑。新批总投资及净增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88个,同比增加27个。总投资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协议外资总量占全市协议利用外资总额的92.8%。蓝浦新材料、瑞德高端酒店等一批项目纷纷落户。港通科技城项目开工建设,已完成桩基部分施工。日本意力速电子连接器项目厂房已封顶。

3.投资来源基本稳定。亚洲是主要投资来源地,投资项目140个,占全市71.8%。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前五依次为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和美国,合计投资13.9亿美元,占全市80.4%。香港实际投资11.25亿美元,增长2.4%,占全市65%。台湾地区和日本实际投资分别为0.66亿、0.88亿美元,分别增长53.8%和21%。北美、欧洲地区增速迅猛,增幅分别为316.4%、268%。

二、对外贸易

当月增长较快,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7月当月,全市进出口总值212.8亿元,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同比增长26.9%,其中出口157.5亿元,增长21.9%;进口55.3亿元,增长43.4%。1-7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1374.6亿元,增长19.6%,其中出口1010亿元,增长17.3%;进口364.6亿元,增长26.5%。全国、全省外贸主要指标均两位数快速增长,我市进出口、出口增速均略低于全省,略高于全国,进口增速略高于全省、全国,进出口总量保持全省第四位。

    1.船舶海工、集装箱出口大幅增长带动机电出口较快增长,化工、纺织服装快速、较快增长,家纺增速趋缓。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0.1%,低于整体增速7.2个百分点,占全市出口40.5%。其中,船舶海工、集装箱出口分别增长97.5%、37%,电子电器、太阳能出口分别下降21.5%、37%,机械设备出口增长20.7%。纺织服装出口增长12.9%,低于整体增速4.4个百分点,占全市27.3%,其中服装、家纺增幅分别为15.5%、2.4%。化工产品出口增长20.7%,高于整体增速3.4个百分点,占全市8.6%。服装、电器及电子产品、船舶及海工、化工、家纺、集装箱出口合计占全市55.9%。

2.主体市场增势好,新兴市场多数增长。出口市场前五分别为美国、日本、香港、荷兰和印度。对欧盟、美国、日本出口增幅分别为45.6%、18.7%、6.9%,合计增长22.7%,超整体增速5.4个百分点,占全市41.8%;对新兴市场出口合计增长12.6%,低于整体增速4.7个百分点,合计占全市27%,对拉丁美洲、东盟、非洲出口增幅分别为22.5%、21.1%、7%,对大洋洲出口下降11.9%。

3.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增速均有较大提升,占比较为稳定,新业态增长。一般贸易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23.7%、15.4%,分别占全市61.7%、58.6%;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10.2%、19.3%,分别占全市25.8%、26.3%,两种贸易方式进出口、出口增速均较大提升,占比基本稳定。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增速由上半年的下降0.8%转为增长21.1%,占全市13.8%,其中当月出口35.5亿元,为历史第二高值,同比增长2.4倍。跨境电商“9610”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亿森供应链出口约为去年同期13倍。

4.主体数稳定增长,超亿元企业发挥支撑作用,民营企业外贸规模超外资企业。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5492家,增加256家;有出口实绩企业5102家,增加199家。226家企业进出口超亿元,进出口总量占全市65.8%;161家企业出口超亿元,合计占全市56.9%。民营企业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24.9%、19.2%,分别占全市48.3%、55.2%;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12.2%、19.4%,分别占全市45.8%、42.9%。

5.多数地区快速或较快增长,少数地区持续下降,受产业、企业影响大。如东县、海安县、崇川区进出口、出口、进口均两位数大幅增长,且均超全市增速较多,属于增速第一方阵。如皋市三项指标均两位数快速增长,并高于全市增速。市开发区三项指标均两位数较快增长,但均低于全市增速。通州区三项指标均增长,但均落后全市10多个百分点。海门市进出口、出口均大幅增长,但进口降幅大。启东市、港闸区三项指标均下降,且降幅大。各地受产业、重点企业影响大。南通综保区进出口20.8亿元,增长136.6%,占开发区9%,占全市1.5%。

6.进口快速增长,大宗商品量价齐升。进口市场前五分别为美国、日本、卡塔尔、韩国和台湾。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带动全市进口增长26.5%。液化天然气价格上涨15.8%,进口数量上涨143.3%;集成电路价格上涨42.1%,进口数量上涨18.6%;乙二醇价格上涨34.2%,进口数量上涨343.7%;苯乙烯价格上涨25.6%,进口数量上涨56.9%。中石油LNG、化工轻工、电子等大户进口增长突出。

三、消费品市场

1-7月,全市实现社消零总额1638.8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低于全省1.3个百分点。

1.消费增速回落。全市社消零增速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市区实现社消零639.6亿元,增长9.7%,县(市)实现社消零999.2亿元,增长10%。

2.地区增幅差距扩大。城镇社消零增长10.4%,乡村社消品零增长8.4%,增幅差距2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的1.9个百分点。通州区社消零增速列全市第一位,增长10.8%;市开发区增速最低,增长8.5%,相差2.3个百分点。

3.限上增速下滑明显。全市限上法人企业实现社消零515.5亿元,增长3.8%,同比回落5.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增幅6个百分点。其中,市区限上法人企业增长1.5%,县(市)限上法人企业增长6.1%,同比分别回落4.7个、6.9个百分点。限上企业社消零占比31.4%,同比降低1.9个百分点。

4.重点企业销售下滑。全市零售额前10强法人企业实现社消零93.9亿元,下降15%。其中,中石化受价格因素影响下降3.9%,江苏乐天玛特下降64.2%,拉低全市增幅0.6个百分点。

5.住餐行业运行良好。全市住餐企业实现零售额144亿元,增长11.8%,占全市比重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法人住宿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50.1亿元,增长7.8%,比全市限上增幅高4个百分点。

四、外经合作

1-7月,全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7.26亿美元,同比下降19.6%;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0.35亿美元,下降11.9%。

1.对外投资下降,但发展质量提升。对外投资主要流向制造业、环境管理业、建筑业。制造业投资1.41亿美元,环境管理业投资3亿美元,两项合计4.41亿美元,占全市60.8%;建筑业投资1.4亿美元,增长189.5%,房地产、文化、体育、娱乐等限制行业无新增投资。对欧洲投资迅猛增长,对亚洲投资大幅下降。我市对22个国家(地区)有境外投资,其中,亚洲、欧洲中方协议投资额分别为3.29亿、3.03亿美元,增幅分别为-37.4%、387.1%,合计占全市87.1%。跨国并购稳步推进。并购类项目7个,中方协议投资3.87亿美元,增长10.2%,占全市53.3%。

2.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迅猛增长,新签项目体量有所增长。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4.78亿美元,增长88.9%,其中新签500万美元以上项目9个,合同额合计3.83亿美元,增长84.4%,占全市80.1%。南通三建新签蒙古阿尔泰项目、印度总统塔项目,合同额合计超过2亿美元,龙信集团博兹瓦纳、佛得角援外项目合同额0.62亿美元。在建工程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东盟三大市场,分别完成营业额4.99亿、1.77亿、1.16亿美元,增幅分别为-17.3%、14.2%、27.6%。

3.对外劳务合作发展平稳,新派劳务和新签合同工资总额大幅增长。新派各类劳务5501人,增长7.3%,期末在外23432人,下降2.8%。其中,劳务项下新派4926人,增长41.3%,期末在外17280人,增长3.6%。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1.56亿美元,增长32.7%,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1.67亿美元,增长4.5%。新派人数、期末在外人数较多的国家是新加坡、日本、俄罗斯、安哥拉、阿尔及利亚。

五、服务外包

1-7月,全市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6.2亿美元,同比增长28.7%,执行金额15.34亿美元,增长49.1%,服务外包执行额继续列全省第四。服务外包从业人数6.64万人,其中新增从业人员4375人。

1.信息技术外包持续向高端攀升。全市ITO、BPO、KPO执行金额分别为8.55亿、3.61亿和3.18亿美元,占比分别为55.7%、23.5%和20.7%。ITO占主导地位。全市共有信息技术外包企业449家,占38.8%,其中百人以上企业超35家。企业向新兴软件技术与服务提供商转型,逐步开拓高端装备内嵌软件、产品制造过程管控软件、现代物流管理与决策软件市场。

2.客户服务外包质态不断提升。全市呼叫中心大约2万席。其中,携程信息技术公司呼叫坐席8000个,从电话呼叫服务向在线旅行(OTA)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顺丰速运呼叫坐席1500个,以现代物流售后服务为主,提供全程物流信息咨询和呼叫服务。

3.主要离岸发包市场保持增长。全市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3.12亿美元,增长43.37%,其中承接来自日本、美国的执行额分别为1.07亿、1.05亿美元,分别占34.3%、33.7%。日本仍是信息技术外包企业不断拓展的市场。承接东南亚、香港、台湾外包业务保持增长,离岸执行额占全市20.8%,占比不断增加。欧盟市场提升乏力,执行额仅占全市8.2%。

4.市区仍占主导,县区增速小幅上升。市区4区和5个县(市)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10.23亿、5.11亿美元,增长48.3%和50.3%,分别占全市66.7%和33.3%。通州区、启东市和海门市增幅靠前,市开发区占全市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