鍗楅€氬競鍟嗗姟灞€
swj.nantong.gov.cn
一、利用外资
1-2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78亿美元,同比增长25.3%。新批项目39个,协议注册外资13.5亿美元,增长200.8%。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占全省12.4%,列全省第三位。
1.服务业引资仍占主体,制造业引资依然低迷。全市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和协议利用外资分别为4.2亿、10.84亿美元,分别增长53.6%、624.1%,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62%。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和协议利用外资分别为2.58亿、2.49亿美元,分别下降1.5%、16.7%,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38.1%。新兴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65亿美元,增长111.9%。
2.重大项目有效突破,项目质态持续提升。新批总投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25个,同比增加10个,协议外资13.33亿美元,占全市新增协议外资总额的98.6%。17个到账外资超千万美元项目实现到账5.2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76.7%。瑞典宜家集团扩大投资,为宜家木业项目提供生产配套。康馨苑养老康复项目在通州湾示范区落户,小咖秀视频基地项目增资,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
3.外企运营保持平稳,企业出口略有下降。外商投资企业设备进口0.09亿美元,企业进口8.94亿美元,分别增长278%和18.7%。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8.42亿美元,下降3.5%。缴纳涉外税收25.78亿美元,增长5.2%。
4.香港投资仍居首位,日本投资大幅下降。实际投资来源地前五依次为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萨摩亚和日本。香港仍是第一投资来源地,实际投资5.29亿美元,增长46.2%,占全市78%。英属维尔京群岛实际投资0.63亿美元,占全市9.3%,增长898.4%。新加坡实际投资0.37亿美元,增长9155%,占全市5.5%。日本实际投资0.09亿美元,下降70.8%。
5.国家级园区引资态势较好,省级园区表现欠佳。全市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4.74亿美元,占全市69.9%。其中,5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实际利用外资合计3.72亿美元,增长31.2%,占全市54.9%;8个省级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合计1.02亿美元,下降28%,占全市15.1%。
二、对外贸易
1-2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396.6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出口256.9亿元,增长1.7%;进口139.7亿元,增长33.6%,进出口、出口增幅与1月相比有较大提升。2月当月,全市进出口总值188.6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出口126.2亿元,增长16.6%;进口62.4亿元,增长26.9%。
1-2月我市进出口增幅、出口增幅均明显低于全省、全国,差距较大,主要由于市场采购贸易出口、船舶海工出口两块波动幅度较大所致,进口增幅显著高于全省、全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1.船舶海工拖累机电产品出口下降,纺织服装小幅增长,农药化工稳定高速增长。机电产品出口下降8.9%,占全市出口42%。其中,船舶海工出口下降57.5%,集装箱出口增长66.6%,主要是几大企业增长带动。电子电器出口增长30%,机械设备出口增长12.6%。此外,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17.6%。纺织服装出口增长6.8%,占全市出口27.2%,其中服装出口增长2.6%,占全市15.1%,家纺出口增长13.6%,占全市8.5%。农药化工出口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增幅42.4%,占全市11.3%。六大出口主导产品服装、电器及电子产品、化工、船舶及海工、家纺、机械设备,合计占全市出口62%。
2.欧盟市场大幅下降,美日市场快速增长,新兴市场、“一带一路”总体降温。出口市场前五分别为美国、日本、香港、新加坡和泰国,美国成为第一出口目的地。对美国、日本、欧盟三大主体市场出口合计下降14.2%,占全市44.5%,其中,对美国、日本出口分别增长28.9%、12.8%,对欧盟出口下降46.3%。对新兴市场出口合计增长1.2%,占全市27%,其中对拉丁美洲、东盟、非洲出口分别增长32.3%、4.2%、2.6%,对大洋洲出口下降28.4%。对“一带一路”进出口增长1.1%,其中出口增长4.3%,进口下降4.1%。
3.一般贸易快速增长,加工贸易较快下降,新业态下降,市场采购贸易大幅下降。一般贸易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26.1%、23.4%,分别占全市71.6%、70.1%;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分别下降10.2%、22.4%,分别占全市25.4%、27.6%。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下降61.1%,占全市1.6%。跨境电商“9610”出口638万元。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一达通、亿森供应链、能达通合计出口下降4.4%。
4.外贸主体稳定增加,民营外贸增长,外资企业出口增长。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4648家,同比增加262家;有出口实绩企业4348家,同比增加267家。民营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11.9%、5.3%,分别占全市43%、50.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下降2.2%,出口增长8.1%。
5.各地进出口、出口增速差距大,进口增速较好,部分地区各项增速喜人。启东市、如东县、如皋市、市开发区进出口保持大幅增长,增幅分别为75%、50.5%、39.3%、37.6%,海门市、崇川区、海安县、港闸区下降。如皋市、启东市、市开发区、如东县出口大幅增长,增幅分别为56.6%、55.2%、42.4%、23.7%,海门市、崇川区、海安县降幅大。进口仅两地下降。启东市、如东县、市开发区进出口、出口、进口均实现大幅增长,增势喜人。
6.进口大幅增长。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增,带动全市进口增长33.6%。主要有液化天然气、集成电路、乙二醇、苯乙烯。进口大户增长突出。进口市场前五分别为澳大利亚、台湾、美国、韩国和日本。
三、消费品市场
1-2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4亿元,增长9.2%,低于全省0.29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10位。
1.消费市场增速趋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同比高0.4个百分点。城镇市场实现社消零377.47亿元,增长9.28%,同比高0.48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实现社消零136.53亿元,增长8.98%,同比高0.08个百分点。
2.限上企业数量增加。全市限上法人企业2472家,较上年净增12家,限上企业实现社消零150.54亿元,增长4.7%,同比高2.6个百分点,占全市社消零29.3%。其中销售额超5亿元企业31家,同比多13家;超2亿元企业71家,同比多26家。
3.龙头企业影响明显。全市前十强法人企业共实现零售额30.26亿元,增长20%,前十强商场实现零售额14.97亿元,增长0.7%;前十强超市实现零售额8.61亿元,增长6.7%。
4.住餐行业运行良好。全市住餐企业实现营业额46.49亿元,增长9.6%,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大型法人住宿餐饮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35亿元,增长7.8%,同比上升1个百分点。
四、外经合作
1-2月,全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25亿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2.65亿美元,下降14.1%。
1.境外投资额降幅大,项目数大幅增长,投资优化。中方协议投资额下降22.2%,新批项目数增长220%。投资主要流向二产制造业和三产环境管理业,协议投资额分别占全市近1/5、4/5。房地产、文化、体育、娱乐行业无新增投资。涉及14个国家和地区,对欧洲投资最多,协议投资额1.07亿美元,增长53359.9%,占全市85.9%。对亚洲、非洲等协议投资下降,“一带一路”沿线下降近四成。并购类项目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06亿美元,快速增长,占全市85.4%,主要有江苏德展(中国天楹)增资并购西班牙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和江苏中天科技增资并购中天科技摩洛哥有限公司。
2.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继续下降,新签合同额大幅增长,大项目贡献大。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2.18亿美元,下降17.4%,占对外承包劳务总量的82.1%。在建项目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东盟三大市场,其中非洲完成营业额1.48亿美元,增长10.2%,其他市场均大幅下降。“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营业额下降44.1%,占全市29.3%。完成营业额最多国家依次是安哥拉、阿尔及利亚、柬埔寨、津巴布韦、孟加拉。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4.36亿美元,增长88.9%,其中,南通三建新签马尔代夫住房项目合同额2.75亿美元,刚果(金)希图鲁项目合同额1.27亿美元。
3.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降幅大,新派劳务降幅大。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0.22亿美元,下降28%,劳务人员实际收入0.48亿美元,增长5.2%。新派各类劳务713人,下降25.1%,期末在外22473人,增长5.2。其中,工程项下新派76人,增长5.6%;劳务项下新派637人,下降27.6%。新派人数较多的是以色列、日本、新加坡,期末在外人数较多的是新加坡、日本、安哥拉、阿尔及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