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外资
1-5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2.9亿美元,同比下降1.5%,降幅较前4月缩小9个百分点;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2家,协议利用外资19.4亿美元,下降36.9%。5月当月新批外商投资企业30家,实际利用外资2.97亿美元,增幅40%以上,协议利用外资5.24亿美元。
1.重大项目明显增多。新批总投资及净增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53个,同比增加16个。联钢精密紧固件、爱思开希半导体材料、鸿基工业润滑油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全市34家外商投资企业协议增资4.26亿美元,增资额增长8.1%。
2.利用外资结构趋好。新批制造业外资项目69个,增长130%,占新批外资项目数的52.3%;制造业协议外资10.22亿美元,增长49.8%,实际利用外资5.2亿美元。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7.6亿美元,增长8.8%。恒大温泉城、英瑞礼爱健康养老、迈格安汽车安检服务、德通教育咨询等项目落户。
3.投资促进成效较好。举办了对接服务上海大会、2017江海博览会暨首届通商大会、投资促进周等活动,完成签约区域合作项目20个、重大产业项目30个,签订各类形式的合作协议42项,达成了一批投资合作意向。
4.外资企业运行平稳。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出口46.8亿美元,增长20.4%,占全市46%;进口20.2亿美元,下降7.7%,占全市53.4%。外商投资企业共缴纳涉外税收59.4亿元,增长22.7%。
二、对外贸易
1-5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961.1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出口700.6亿元,增长15.5%;进口260.5亿元,增长27.6%。5月当月,全市进出口总值224.2亿元,同比增长38.3%,其中出口170.7亿元,增长38.3%;进口53.5亿元,增长38.4%。
得益于招商局重工两个海工平台共计25.7亿元出口带动,我市当月进出口增长较快,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进出口、出口累计增速落后全国全省水平,进口增速略高于全省、全国,进出口总量保持全省第四位。
1.船舶海工、集装箱等部分机电产品增长迅猛,纺织服装、化工快速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1%,占全市出口42.1%。其中,船舶海工出口增长126%,集装箱出口增长31.7%,电子电器下降29.4%,太阳能电池下降30.7%,机械设备增长25.5%。纺织服装出口增长13.9%,占全市27.1%,其中服装出口增长19.3%,家纺增长2.8%。化工产品出口增长16.4%,占全市8.4%。
2.主体市场稳定且增势较好,新兴市场增速放缓。出口市场前五分别为日本、美国、香港、荷兰和印度。对欧盟、美国、日本三大主体市场出口增幅分别为53.4%、15.1%、11.5%,合计增长25.8%,合计占全市43.3%。对新兴市场出口增长8.1%,合计占全市26.6%,其中,对东盟、拉丁美洲出口分别增长20.3%、14.4%,对非洲、大洋洲出口分别下降3.5%、5%。
3.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均增长较快,加工贸易出口快于一般贸易,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快速下降。一般贸易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28.5%、19.8%,分别占全市62.4%、59.1%;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13.9%、27.2%,分别占全市27.3%、28.9%。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出口74.4亿元,下降21.5%,占全市10.6%。市场采购贸易出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去年部分产品出口价格较高,今年以来趋于正常。跨境电商“9610”出口1322.1万元,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一达通、亿森供应链合计出口7.5亿元。
4.外贸主体稳定,外资企业快速增长。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5170家,有出口实绩企业4813家。民营企业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18.7%、10.8%,增速同比回落较大,分别占全市45.7%、51.9%;外资企业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16.9%、27.7%,分别占全市48%、46%,增速同比分别提高32.2个、46.4个百分点。
5.大多数地区增长快速,少数区(市)持续下降。崇川区、市开发区、通州区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均实现明显增长,其中,崇川区增速分别为52.2%、59%、41.2%,主要受大户增长带动;市开发区三项指标均两位数快速增长。如东县、海安县、如皋市三项指标均快速增长,其中,如东县进出口、进口增速分别为58.8%、121.1%,受中石油LNG进口增量带动,进口倍增。海安县增速分别为43.3%、37.6%、78.8%。港闸区、启东市三项指标均较快或大幅下降,进出口降幅分别为37.1%和15.6%,降幅有所收窄。海门市得益于招商局重工海工平台自营出口得到突破,增长13.3%。进出口总量排名依次为:崇川区、市开发区、通州区、海门市、如东县、如皋市、港闸区、启东市、海安县。
6.进口快速增长。进口市场前五分别为美国、卡塔尔、日本、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增,带动全市进口快速增长,增幅27.6%。中石油LNG进口增长147.1%,化工轻工、通富微电子、一德实业、德源高科等进口增速均突出。
三、消费品市场
1-5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2.43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低于全省1.1个百分点。
1.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全市社消零增速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市区实现社消零458.27亿元,增长9.6%,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县(市)实现社消零714.16亿元,增长9.7%,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
2.城乡增幅差距扩大。城镇社消零总额增长10.2%,乡村社消零总额增长8.2%,增幅差距达2个百分点,同比扩大0.1个百分点。通州区、启东市社消零增速分别为10.8%、10.5%,居全市前两位。市开发区、如皋市增速分别为8.3%、8.8%,分别低于全市1.4个、0.9个百分点。
3.限上企业销售回落。限上法人企业实现社消零370.42亿元,增长3.6%,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低于全市4.1个百分点。市区限上法人企业增长1.5%,县(市)限上法人企业增长5.8%,同比分别回落4.6个、5.4个百分点。限上企业社消零占全市总额31.6%,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
4.重点企业企稳回升。零售额前十强法人企业实现社消零71.3亿元,下降10.1%。十强企业6升4降,上涨面60%,文峰、中石化降幅逐步缩小,较1-4月分别回升1.8个、2个百分点。乐天玛特下降52.6%,拉低全市0.5个百分点。
5.住餐行业平稳运行。住餐企业实现零售额103.88亿元,增长11.8%,增幅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比1-4月回升0.2个百分点,占全市社消零比重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大型法人住宿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39.85亿元,增长7.3%,增速回落11.7个百分点。
四、外经合作
1-5月,全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8个,中方协议投资额4.07亿美元,同比下降36.4%;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7.52亿美元,下降10.3%。
1.境外投资继续下行,建筑业增长突出。全市新增境外投资项目数下降35%,中方协议投资额下降36.4%,投资额降幅略小于全省全国。二产制造业、建筑业协议投资额分别为1.41亿、1.18亿美元,分别占全市34.7%、28.9,其中,建筑业增长219.7%。对19个国家(地区)有投资,对亚洲协议投资额3.11亿美元,下降25.1%,占全市76.6%。对“一带一路”沿线7个国家协议投资1.21亿美元,下降67.7%。全市并购类项目6个。罗莱生活科技并购美国知名家居企业莱克星顿公司,拓宽家纺产业链。江海电容器并购日本埃尔纳公司股份,提升电容器生产技术。
2.对外承包工程依然困难,中东、东盟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快速增长。受前两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偏少、新签大项目难以实施等因素影响,全市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6.36亿美元,下降12.5%。在建项目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东盟三大市场,增幅分别为-18.7%、26.3%、37.7%。在“一带一路”沿线15个国家完成营业额2.45亿美元,增长23.7%,占全市38.5%。安哥拉、阿联酋、阿尔及利亚、沙特、苏丹依次是承包工程最多的国家。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3.65亿美元,增长88.3%。
3.新派对外劳务、新签合同工资总额大幅增长,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增长。新派各类劳务4068人,增长16.2%,期末在外22965人,下降4.5%。其中,工程项下新派452人,下降57.7%,月末在外6198人,下降12.2%;劳务项下新派3616人,增长48.7%,期末在外16767人,下降1.2%。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1.15亿美元,增长44.9%;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1.16亿美元,增长4%。新派人数、期末在外人数较多的国家是新加坡、日本、俄罗斯、安哥拉、阿尔及利亚。
五、服务外包
1-5月,全市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1.13亿美元,同比增长25.3%;执行金额9.61亿美元,增长33.8%,执行额继续列全省第四。新增服务外包从业人员2220人,全市服务外包从业人数6.4万人。
1.医药研发等高端领域高速增长。全市ITO、BPO、KPO执行金额分别为5.73亿、1.84亿和2.04亿美元,占比分别为59.6%、19.17%和21.23%。从KPO细分领域看,我市企业承接的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设计外包、动漫及网游设计研发外包虽然在全市占比不大,但增长70%。南通润东医药承接来自于日本和美国的临床数据管理和药物安全性数据处理业务及跨国制药企业的统计分析外包服务,作为目前南通地区唯一从事医药临床数据处理的企业,业务量稳步增长。
2.美国、日本两大主要发包市场业务稳定。全市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2.06亿美元,增长54.31%。其中,承接来自美国、日本的离岸执行额分别为0.75亿、0.7亿美元,分别占全市36.4%、34%。承接东南亚、香港、台湾等地区外包业务增长迅速,离岸执行额占全市13.6%。欧盟市场增速提升,增幅37.1%。
3.国内(在岸)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全市服务外包在岸合同金额61.19亿元,在岸执行金额51.57亿元,分别增长21.3%和29.1%,在岸合同额和执行额占全市比重均在78%以上。服务外包执行金额3000万元以上企业15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超过80家。如皋博辕信息承接国家电网后续服务项目以及开展IT运营维护服务,目前企业人数超过100人,预计年底执行额6000万人民币。
4.市区、县区增速总体趋稳。市区4区和5个县(市)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6.5亿、3.11亿美元,分别增长32.7%、35.2%,分别占全市67.6%和32.4%。市区、县区增长趋于平衡。市开发区、通州区、海安县增幅列前三位,崇川区、启东市、海门市下降。市开发区对全市执行额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占全市37.3%,继续保持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