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外资
1—3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0.23亿美元,同比增长21.6%;新批项目69个,下降17.9%;协议利用外资19.1亿美元,增长91.9%。
1.重大项目有力支撑,高质量项目促进转型。新批总投资超3000万美元项目38个,同比增加9个,协议外资17.68亿美元,占全市92.6%。到账外资超千万美元项目23个,实际利用外资7.73亿美元,占全市75.6%。一批重大项目落户。
2.企业运行平稳,增资扩股态势较好。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设备进口0.12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进口13.7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6%和42.8%。外商投资企业缴纳涉外税收34.27亿美元,增长4.9%。一批重点项目增资扩产,一批企业新上项目扩大产能。
3.房地产引资增速较快,服务业引资占比提升。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6.68亿美元,增长62.7%,占全市65.3%。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3.57亿美元,增长132%,占服务业引资总量的53.4%。高新技术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3.5%。
4.开发区发挥主阵地作用,部分省级开发区完成情况较差。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6.8亿美元,占全市66.5%。其中,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4.9亿、1.9亿美元,分别占全市47.9%、18.6%。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通高新技术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1.97亿、1.11亿美元。吕四港经济开发区、如东经济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与序时目标差距较大。
5.投资来源地保持稳定,香港投资为主,亚洲地区保持主体地位。实际投资来源地前五依次为香港、日本、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和台湾。香港实际投资7.2亿美元,增长48.7%,占全市70.4%。日本实际投资1.02亿美元,增长36.8%,占全市10%。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实际投资实现倍增。台湾省实际投资0.28亿美元,下降45.6%。
二、对外贸易
1-3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562.7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出口355.4亿元,下降9.4%;进口207.2亿元,增长32.3%,进出口、出口增幅均明显低于全省、全国,进口持续快速增长,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全国。3月当月进出口总值166.4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出口98.8亿元,下降29.3%;进口67.6亿元,增长29.7%。
1.机电、纺织服装出口下降,船舶海工持续下降,化工保持高速稳定增长。全市机电产品出口下降15.9%,占全市出口的41.2%。船舶海工出口下降61.9%,集装箱出口增长18%,电子电器增长14.8%,机械设备下降9.7%。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1.2%。纺织服装出口下降9.2%,占全市27.1%,其中服装出口下降12.9%,家纺出口下降7.9%。农药化工产品出口维持较高增幅且增速稳定,增长33.2%,占全市12.1%。服装、电器及电子产品、化工、家纺、机械设备、船舶及海工合计占全市出口61.3%。
2.对美日出口增长,欧盟市场大幅下降,新兴市场、“一带一路”下降。出口市场前五分别为日本、美国、香港、新加坡和韩国。对三大主体市场美国、日本、欧盟出口合计下降15.9%,合计占全市45.6%,其中对美国、日本出口分别增长12.4%、1.3%,对欧盟出口下降41.9%。对新兴市场出口合计下降13.3%,合计占全市26.3%,其中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长6%,对东盟、非洲、大洋洲出口均下降。对“一带一路”沿线进出口下降。
3.一般贸易增长,加工贸易下降,新业态大幅下降。一般贸易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16.4%、7.3%,分别占全市71.5%、69.9%;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分别下降10%、21.7%,分别占全市25.5%、27.9%。新业态出口大幅下降,其中市场采购贸易出口下降80%。
4.外贸主体稳定增加,民营外贸放缓,外资企业外贸下降。全市有进出口实绩企业4939家,同比增加207家;有出口实绩企业4582家,同比增加191家。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3.7%,出口下降6.1%;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出口分别下降7.5%、12.9%。
5.多地进出口受出口影响显著,出口总体弱于进口,进口多数快速增长。如东县、启东市、如皋市、市开发区进出口增幅分别为53.5%、37.3%、21.1%、15.1%,进出口快速增长均受到了出口的有力支撑。海门市、海安县、崇川区进出口下降,均受到出口不力拖累。如皋市、市开发区、启东市出口增幅分别为38.8%、25.3%、21.3%,如东县增长9.9%,其他地区均下降。2个县(市)进口下降,启东市、如东县、通州区、港闸区进口增长迅猛。
6.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增,带动进口迅猛增长。全市进口增长32.3%,主要受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增影响,主要有液化天然气、集成电路、乙二醇、苯乙烯。进口大户主要有中石油LNG进口、通富微电子、化工轻工、千昊化工、广汇天然气等。进口市场前五分别为澳大利亚、日本、台湾、美国和卡塔尔。
三、外经合作
1-3月,全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0个,同比增长25%;中方协议投资额2.27亿美元,下降24.8%;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4.13亿美元,下降9.6%。
1.境外投资主要流向二三产,对欧洲投资最多,并购为主。境外投资主要流向二产制造业和三产环境管理业。涉及16个国家(地区),对欧洲投资最多,占全市91.5%,对其余大洲投资下降。对“一带一路”沿线协议投资下降近八成。并购类项目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2.06亿美元,增速同比加快,占全市91.1%。
2.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倍增,营业额下降,总体向好。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5.4亿美元,增长113.6%,其中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个,南通三建新签马尔代夫住房项目合同额2.75亿美元、刚果(金)希图鲁项目合同额1.27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39亿美元,下降12.5%。安哥拉、阿尔及利亚、柬埔寨、津巴布韦、阿联酋工程最多。在建项目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东盟三大市场,三大市场和“一带一路”投资均大幅下降。
3.对外劳务合作相对平稳,新派劳务及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均下降。全市新派各类劳务1944人,下降4.8%,期末在外22835人,增长3%。其中,劳务项下新派1555人,下降11.7%,期末在外18199人,增长15.2%。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0.42亿美元,下降27.1%,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0.74亿美元,增长6.8%。新派人数、期末在外人数较多的国家是以色列、日本、新加坡、安哥拉、阿尔及利亚。
四、消费品市场
1-3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2.90亿元,增长9.5%,同比高0.3个百分点,略低于全省。
1.限上企业增速回暖。全市限上法人企业2472家,较上年净增12家,限上企业实现社消零228.75亿元,增长6.7%,同比高3.6个百分点。零售额前10强法人企业合计实现社消零44.45亿元,增长16.1%,各企业均实现增长。
2.地区增幅差距缩小。城镇社消零增长9.6%,乡村社消零增长9.2%,增幅差距由去年同期1个百分点缩小至0.4个百分点。市区社消零平均增速9.38%,县(市)社消零平均增速9.64%,增幅差距由去年0.6个百分点缩小至0.26个百分点。
3.住餐行业运行良好。全市住餐企业实现营业额69.88亿元,增长10.5%,增幅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大型法人住宿餐饮企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9.03亿元,增长9.6%,增速同比加快3个百分点。
4.重点商品实现增长。按限上企业统计,21个商品类别中,16个类别增长,增长面为76.2%。住房相关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家具类和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分别增长9%和14.3%。服装鞋帽类商品销售增长加快,增长10.5%,同比加快9.4个百分点。汽车、黄金类销售有所回暖,分别增长7.7%和7.9%,同比分别加快4.6和4个百分点。
五、服务外包
1-3月,全市服务外包合同金额7.84亿美元,同比增长36.9%,执行金额6.75亿美元,增长27.3%。
1.知识流程外包服务较快增长,信息技术服务占比最高。全市ITO、BPO、KPO执行金额分别为3.74亿、1.26亿和1.75亿美元,占比分别为55.4%、18.7%和25.9%。信息技术服务占比最大。以工业设计、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动漫及网游设计研发为代表的知识流程外包快速增长,增幅超过50%。
2.日美欧保持主要发包市场,新兴市场新签合同额增速加快。全市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1.71亿美元,增长52.5%。其中,来自日本、美国和欧盟市场业务占比分别为36. 1%、26.9%和10.4%。承接东南亚、香港、台湾等地区外包业务增长迅速,离岸执行额在全市占比超过25%。
3.专业园区项目招引量增质优,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阿里巴巴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3月份在市开发区开工建设。目前南通数据中心产业园正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市6家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区完成接包合同金额、执行金额、离岸执行金额分别为7.06亿、5.98亿和1.45亿美元,分别占全市90.1%、88.6%和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