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外资
1-9月份,全市新批外资项目224个,同比下降7.8%。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9.31亿美元,居全省第4,下降2.2%,完成年度工作目标的64.4%。9月当月实际到帐外资2.63亿美元,三季度实际到账外资4.29亿美元。受去年同期(19.7亿美元)基数较高影响,实际利用外资同比略有下降,但降幅全省最低,且较前8月收窄5.3个百分点。
1.高新技术制造、现代服务业增长迅猛。1-9月,全市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0.68亿美元,增长7.1%,占全市55.3%,同比提高7.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79亿美元,增长48.2%,占制造业的16.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1.15亿美元,增长162.3%。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7.82亿美元,下降12.5%,占全市40.5%,主要受房地产下降拖累。房地产实际利用外资1.19亿美元,下降57.8%,占服务业比重同比缩小16.4个百分点。建筑业实际利用外资0.88亿美元,增长30.4%。现代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3.11亿美元,增长85.3%。融资租赁等类金融业增长迅猛,实际利用外资为去年同期13倍,占服务业比重由去年同期0.7%猛增至12.1%,总量列服务业第三;信息、咨询类占比由去年同期0.98%提升至3.17%;批发零售业占比21.8%,同比上升12.6个百分点。服务业结构正在由传统服务业行业为主导,转为批发零售业和金融业为导向的综合型现代服务业方向发展。
2.重大项目不断突破,外资并购增多。1-9月,全市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3个,增长60.6%,其中超亿美元项目6个。总投资29516万美元的房地产项目和一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增资扩股持续增长,全市92家外资企业协议增资6.3亿美元,占全市协议外资总额21%,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全市新批外资并购项目14个,协议外资近1.5亿美元,涉及纺织、机械、船舶、电子、汽车零部件及运输、仓储等行业。全市到账外资超1000万美元项目51个,实际到账16.7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64.5%。
3.主要投资来源地保持增长,欧盟国家投资增长迅猛。1-9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前5位国家和地区依次为香港、日本、英属维尔京群岛、台湾、新加坡,合计投资15.92亿美元,占全市82.5%。香港实际投资12.02亿美元,增长2.5%,占全市62.3%,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日本实际投资1.36亿美元,增长9.4%,占全市7%。英属维尔京群岛实际利用外资0.96亿美元,增长51.1%。德国、瑞典、西班牙实际投资分别增长203.1%、211.7%、138.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际利用外资1.11亿美元,下降31.4%,占全市5.7%。
4.企业运行良好,贡献提升。1-9月,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133.1亿美元,增长3.9%,增速超全市6.8个百分点,占全市57.3%;进口45.3亿美元、出口87.8亿美元,增幅分别为13.3%、-0.3%,分别超全市18.6、1.6个百分点。缴纳涉外税收92.7亿元,增长4.7%。
二、对外贸易
1-9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32.2亿美元,同比下降2.9%。其中,出口166.8亿美元,下降1.9%;进口65.4亿美元,下降5.5%。我市进出口、进口好于全国、全省,出口相当,其中,进出口降幅浅于全省(-3.9%)1、全国(-8.1%)5.2个百分点,进口降幅浅于全省(-7.7%)2.4、全国(-15.3%)10个百分点,出口降幅深于全省(-1.4%)0.5个百分点,与全国(-1.9%)持平。
9月当月我市进出口、出口、进口明显好于全国、全省,进出口28.1亿美元,同比增长20%,出口21.9亿美元,增长30.7%,进口6.2亿美元,下降7.1%。9月出口大幅增长,主要缘于中远船务“高德2号”海工平台2.1亿美元交货。受此带动,我市进出口、出口降幅由1-8月的-5.4%、-5.4%分别收窄至-2.9%和-1.9%。
1.机电、船舶及海工出口增长,纺织服装、化工、农产品下降明显。1-9月,全市机电产品出口增长4.1%,占全市出口43.2%,其中船舶及浮动结构体出口增长3.6%,占机电产品出口28.8%,占全市出口12.4%,有力带动了机电产品增速上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下降0.9%,占全市11.2%。纺织服装出口下降6.7%,占全市29.6%,其中服装、家纺分别下降9.1%、1.6%;化工产品出口下降13.1%,占全市8%;农产品下降11%。前六大出口主导产品服装、船舶及海工、家纺、化工、集装箱、光伏太阳能,合计占全市出口56.3%。光伏太阳能、集装箱产品出口分别增长7.6%、3.5%。
2.美国市场持续稳定增长,欧日降幅大;拉、大增长迅猛,东盟恢复较快增长,香港持续大幅下降。1-9月,我市进出口市场前五依次为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巴西,占比分别为14.9%、13.8%、6.3%、5.2%、4.2%,增幅分别为8.8%、-9.1%、47.4%、-1.4%和132.4%。出口三大主体市场中,日本居首,美欧紧随其后,合计占全市出口43.4%,对美国出口持续稳定增长,增幅6.8%,日本、欧盟分别下降10.1%、14.6%。香港市场今年以来持续大幅下降,降幅47.1%。新兴市场中,大洋洲、拉美分别增长98.8%、31%,分别占全市5.1%、7.5%,非洲下降20.6%,东盟恢复增长,增幅9.5%,占全市16%。
3.加工贸易增速明显快于一般贸易,外资企业快于民营企业。1-9月,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出口分别下降3.8%、3.1%,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分别增长2%、1.3%,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进出口占全市比重分别为62.5%、34.1%。全市进出口实绩企业5132家,出口实绩企业4797家。民营企业进出口、出口分别下降1.5%、2.3%,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出口增幅分别为3.9%、-0.3%。
4.市区增长明显、均衡,县区多数下降、进、出口不均衡。市区合计三项指标均增长,县区合计三项指标均下降明显。1-9月,市区进出口、出口、进口增幅分别为6.7%、3.6%、15.1%,县区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下降14.8%、9.1%、27.2%。市各区进出口均小幅明显增长,进口均两位数增长,个别区出口小幅下降,其他均小幅增长。县市指标多数下降,进口、出口不均衡。海门市进口增长103.9%领跑全市,并带动其进出口增长23.7%领跑全市。如东县、启东市出口分别增长7.5%、7.2%,居全市前列。如东县受LNG进口减少影响,进口下降55.9%,拖累进出口下降32.9%;如皋市、启东市也受进口拖累;海安县出口下降42.2%,拖累进出口下降39.7%。南通综保区进出口1.8亿美元,增长74.6%,占开发区总量的4.6%,占全市0.8%。
三、商贸流通
1-9月份,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4.26亿元,同比增长9.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10。
1.消费增速有所回升,县域消费快于市区。1-9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4.26亿元,总量居全省第4,增长9.7%,与一季度相比,回升0.1个百分点,与二季度相比回升0.2个百分点。1-9月,海安等五县(市)实现社消零180.83亿元,增长10.4%,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海安、如东增幅并列全市第一,增长11.6%。崇川等四区实现社消零678.92亿元,增长8.6%,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未有一家增速超全市平均水平,市区社消零增速回落超五县(市)1.2个百分点。
2.传统商品销售平稳,住餐行业稳中有升。1-9月,按限上企业统计,20个商品类别中,15个类别实现增长,增长面75%,销售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是家具、建筑装潢、通讯器材类,分别增长18.8%、22.4%、15.7%;增长回落的行业主要是汽车、石油及制品类、金银珠宝和化妆品类,增幅分别为4.1%、2.8%、-5.1%、-0.8%,同比分别回落3.9、18.1、2.2和7.2个百分点。1-9月,全市住餐企业实现营业额147.35亿元,增长10.2%,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1个百分点,住餐行业占全市社消零比重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全市前10强住餐企业实现营业额5.33亿元,增长23.7%。
3.限上企业规模偏小,重点商超销售下滑。1-9月,全市限上法人企业实现社消零559.36亿元,增长4.8%,总额占全市32.3%,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占比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增幅低于全市4.9个百分点。全市零售额前10强商场实现销售额56.8亿元,下降3%,前10强超市实现销售额66.98亿元,下降1.1%,部分超市业绩下滑较快。
四、对外投资合作
1-9月,全市备案境外投资项目64个,同比增加10个,增长18.5%;中方协议投资额9.08亿美元,居全省第四,增长26.2%。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7.65亿美元,居全省第二,下降11.6%;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7.97亿美元,下降49.8%。
1.境外投资发展态势良好。大项目支撑。1-9月,中方协议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6个,增长60%,占全市25%,中方协议投资额8.79亿美元,占全市96.8%。如皋长江镍矿公司印尼镍矿精选项目增资2.7亿美元。南通综艺投资英属维尔京群岛项目增资2亿美元。参股并购类项目10个,同比增加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6757万美元,增长560.6%,集中在批发零售等行业。三产成最主要行业,中方协议投资额5.5亿美元,占全市60.6%,其中商务服务业协议投资额2.94亿美元。美容美发居民服务、药品试验与研究、海洋工程配套产品研发等新兴行业加快发展。制造业下滑明显,中方协议投资额0.46亿美元,下降86.7%。新增境外投资扩及22个国家和地区,对亚洲投资额5.23亿美元,增长23.4%,占全市57.6%。对一带一路沿线10个国家协议投资4.03亿美元,增长7.5%,集中在印尼,投资额3.3亿美元。
2.对外承包工程下降明显。1-9月,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5.61亿美元,下降57.8%;完成对外承包营业额15.57亿美元,下降13.5%。新签总包合同下降明显,新签总包合同18个,其中500万美元以上项目12个,同比减少近一半,合同额5.08亿美元,下降60.3%。安哥拉、阿尔及利亚、沙特、阿联酋、苏丹是我市在建项目最多的国家。
3.对外劳务合作进一步放缓。1-9月,全市外派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2.08亿美元,增长5.7%;新签合同工资总额2.36亿美元,下降9.2%。全市新派各类劳务8805人,增长7.5%,期末在外21523人,下降9.1%。其中,工程项下新派劳务1940人,期末在外6989人;劳务合作项下新派劳务6865人,增长3.7%,期末在外14534人,下降9.4%。新加坡、日本、俄罗斯、阿尔及利亚是新派劳务最多的国家,新派人数均超千人,日本、安哥拉、新加坡、阿尔及利亚是在外人数最多的国家。
五、服务外包
1-9月,全市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1.3亿美元,同比增长98.2%;执行金额9.8亿美元,增长87.7%。服务外包执行额占全年目标任务82.9%。
1.知识流程外包(KPO)增长迅速。1-9月,全市ITO、BPO、KPO执行额占比分别为61.7%、15.3%、23%,其中KPO份额不断增大,同比提高近7个百分点。高端外包领域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工业设计和工程技术外包、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外包、动漫及网游设计研发外包执行额分别为1.2亿、0.46亿和0.16亿美元,增幅均在2倍以上。
2.离岸外包市场渐趋多元化。1-9月,全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中,日本、美国和欧盟占据较大市场份额,执行金额分别为0.67亿、0.43亿、0.3亿美元,分别占全市49.9%、32.3%和22.7%。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离岸执行额0.09亿美元,占全市6.6%,其中港澳台地区离岸执行额0.07亿美元。
3.产业格局初步形成。随着新兴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全市初步形成了软件开发、呼叫服务、工业设计、数据分析、技术研发、医药研发六大服务外包特色产业集群。共建成服务外包载体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220万平方米。海门临江特色生物医药科创园投资9.5亿元,一期17.6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现入驻南通科瑞斯生物医药、江苏百奥赛图基因生物技术等近30家服务外包企业。南通开发区获批江苏省首批互联网产业园,并着手建设互联网国际专用通道,进一步促进互联网企业集聚发展。通州区3.8万平方米科创大厦正式运营,数十家企业入驻。
4.吸纳就业贡献加大。截至9月底,全市服务外包企业超过900家,其中今年1-9月新增114家。全市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近5万人,其中1-9月新增1.4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新增从业人员的88.7%,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
5.市区增长快于县区。1-9月,市区4区和5县(市)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分别为6.1亿、3.7亿美元,增长77.5%和41.2%,市区增长明显快于县(市)。市区4区均保持50%以上的快速增长,5县(市)中如东县增幅最大,增长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