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江苏中澜欢送员工前往以色列”的横幅,出现在了上海浦东机场。在市商务局与企业的欢送下,首批20多名建筑工人踏上前往以色列的对外工程之旅。这也开启了南通进入以色列乃至欧美建筑市场的大门。
2015年,以色列政府决定从中国引入2万名建筑工人。通过国内遴选和全球竞标,全国共有9家企业获得以色列承包劳务市场准入资格,其中,南通二建、龙信集团、江苏顺通、江苏中澜4家通企占据了近一半名额。一个地级市有4家企业同时获得准入资格,这在全国绝无仅有。市商务局局长李玲认为,这一“零”的突破,为南通外经合作带来了全新的增长点,也为我市企业走向欧美高端市场奠定了基础。
说起这次入选经历,龙信集团海外公司总经理徐巍松感慨良多:“前后准备了9个月时间,参加了两轮筛选。”他说,与其竞争的有全世界12个国家的52家承包商,其中不乏全球排名前几的知名企业。然而,龙信在住宅建筑承包施工方面有着非常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经验。凭借不俗的业绩与良好的口碑,龙信最终在严格的筛选比对中脱颖而出。
以建筑为第一主业的龙信集团,先后创“鲁班奖”9项,国家优质工程8项,全国用户满意住宅工程6项,白玉兰杯、扬子杯、长城杯、泰山杯等省(市)级优质工程400多项。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号召,大力发展海外事业,开辟东南亚、中东、非洲市场。“企业在非洲5个国家有业务,今年又连续中标博茨瓦纳、佛得角2个援外项目。”他说,进入以色列房建市场,成为企业后续发展的着力点、发力点,明年企业海外产值预计达2亿美元。
作为全国有名的建筑之乡,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成为南通积极“走出去”、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亮点之一,目前全市有外经经营权的企业91家,居全省地级市之首。2016年,有5家工程企业海外营业额超1亿美元。
近3年,我市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67.1亿美元,总量超过全省的五分之一;每年新派各类劳务近1.5万人,期末在外劳务3万人,外派劳务总量超过全省的四分之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南通企业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21.62亿美元,占全市总量的32.22%。在实施国家援外项目上,我市企业更是迈出了可喜步伐,南通三建、龙信集团等企业承接了12个援外项目。
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我市对外工程承包产业正加快转型与国际接轨。2017年9月20日,振奋人心的喜讯从马尔代夫传来:南通三建正式签署该国5000套社会住房项目合约。市商务局副局长杨丁勇介绍,这是我市海外建筑工程承包首个采用“EPC+F”模式的项目,是从传统承包方式向国际通用的投融资方式承接国际工程的首例。据了解,“EPC+F”指工程承包方为业主解决部分项目融资款,或者协助业主获取融资以启动项目,这标志着南通建筑业在海外商业模式创新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南通三建成立之初明确提出,“走出去”要紧紧围绕主业,以工程承包为主,坚定不移走投融建之路,突破融资瓶颈,创造新的利润空间。马尔代夫项目合约签署正是这一思路的有益探索,成功实现了海外融资的“3+1”模式,即通过海外融资,降低融资成本、转移融资风险、并且获取额外的融资利润,为南通其他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起到了示范作用。
今年8月,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公布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65家中国内地企业上榜。其中,南通三建、南通建工、南通六建、江苏中南4家通企入选,江苏仅5家,南通上榜企业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海外军团”影响力可见一斑。据市商务局统计, 今年1-11月,全市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6.5亿美元,总量持续位居全省第二。
市商务局将更大力度推进建筑业“走出去”,抓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发挥南通建筑业在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综合优势,发挥南通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的作用,帮助企业更多承建境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带动成套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在更广阔的国际市场上打响南通建筑铁军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