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我局赴佛山、宁波开展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调研学习

来源: 48-365365 发布时间:2018-05-14 字体:[ ]

宁波商委现场交流.jpg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先进地区在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的新经验、新举措,切实以解放思想谋划高质量发展,以对标找差提升工作水平,推动南通开放型经济追赶超越、争当先锋。5月7日-5月8日,我局左晓明副局长、杨丁勇副局长带领相关处室赴佛山、宁波学习调研。双方围绕开放发展、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平台建设、投资促进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座谈,并参观考察了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潭州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宁波杭州湾新区等地。

通过学习调研,我们了解了两地的先进理念和特色做法,看到了存在的一些差距。调研结束后,左局长还召集进行了调研讨论,深入总结,对标找差,树立标杆,商讨路径。

佛山作为全国第六大工业城市,首先具有非常明确的城市定位:与广州错位发展的协作型城市,抓好内生型经济发展;其次是重点企业的龙头作用明显,充分发挥美的、碧桂园等龙头企业的作用,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构建“企业突破、行业抱团、政府服务”的全球产业合作平台,打通“产业+资本+企业”全脉络;第三是以“城、产、人”的整体性思维打造独创性的平台优势,通过中德工业服务区加强国际合作,委托汉诺威运行管理潭州国际会展中心,筹建内陆13个城市产业合作联盟搭建平台,利用大交通资源优势,加强与其他城市的合作;第四是利用好本土产业与资本的融合实现以增量推动存量的发展。独创“产业保护区”,土地逐步收储,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以“世界科技+佛山制造+国际市场”的思路谋划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造业发展,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利用美的收购库卡的机遇,把全球4大机器人企业引入佛山,形成机器人智能制造。

宁波致力“名城名都”建设,其发展优势大体可以总结为五个“大”——大格局、大载体、大资源、大企业、大项目。大格局指的是宁波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长三角五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之一、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加上“一带一路”、杭州湾大湾区等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宁波主要开放型经济指标质态较好,开放性和外向型程度较高。大载体指的是宁波对梅山新区、中国-中东欧投资贸易示范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民营企业“走出去”服务创新区4大开放试验平台的建设。其中,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成效显著,先后承办了两次部长级会议、三届投资博览会、两次合作发展论坛、四次投资合作洽谈会和一次投资促进机构联席会议,还形成了“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实施方案,宁波作为国家“16+1”合作机制的平台和主要承载地作用明显。大资源指的是浙商资源的充分利用,世界浙商大会已召开四届,是浙江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浙商盛会,也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支持浙商创新的重要战略平台。宁波连续20年举办招商引资大会、连续12年举办境外宁波周等活动,商务部世界500强与民营企业论坛在宁波召开。大企业指的是龙头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的带动,以杭州湾新区为例,引进上海大众、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后,吸引了40多家汽车零配件的配套企业,形成了整车100万辆产值4000亿元的汽车产业。大项目指的是宁波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把外资大项目作为主抓手,发挥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良好互动,形成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协调、专人协调的推进项目机制,成立专门的投资促进中心,拿出1000万政策资金用于招商人员奖励和合作机构服务,有效推进了大项目的落地生根。同时,注重营商环境的打造,实施“绿波带”行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统筹安排资金推进企业创业创新,注重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突破1万人。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解放思想、追赶超越、争当先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新定位新时代下南通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坐标。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大调研、大走访、大讨论,对标找差、追赶超越,以国际化视野打开对外开放新格思路,以大资源整合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以大项目落地带动对外开放新发展,以大平台建设谋划对外开放新格局,以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引领对外开放新风向。